湖北推广联盟

Hi, 请登录

你的”干货式”学习可能是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

我有一个朋友L,喜欢读书,与我阅读书方式不同的是,他习惯于听书或者直接看相关的拆书文章。用他的话说:书中知识大都遵循”二八法则”,听书或者看拆书文无疑更有效率,别人会帮你直接总结好书中干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一本书的精华,读书效率大大提升。

我想,类似我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你我身边可能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现状,这样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越来越多人追求所谓的”干货式”学习法,这个词也因此被拔到了空前的高度。

什么是”干货”?

“干货”原本是指一种脱水后的食物,后来延伸到知识领域,指代那些没有掺杂任何空虚的内容,实用性很高的精华的方法论或知识。

我们之所以追捧”干货”,是因为它满足几个特点:

“干货”,看起来是高价值凝练的精华知识,但你很可能在追逐这种方式中陷入一种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状态。

用我朋友L读书的例子来说,他所推崇的不管是听书或者拆书文,确实把书中的精华知识高度凝练,省去了花费在80%的相对价值不高的知识里的时间。表面上单位时间内他的读书效率更高,但实际上未必有我对书中知识理解的透彻创业理论与实务,掌握的牢固,思考的深远,延伸的更广。

为什么说”干货式”学习是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

1、不是知识的第一手来源

我们的认知效率低,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获取、接触到的知识不是第一手信息,都是为了传播方便而简化甚至极端化后的观点。

“一万小时定律”我们都听过,网上关于这样的干货文章更是比比皆是,它所宣扬的观点就是:任何如你我的平凡普通人,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持续努力的练习和不断积累,也可以变得卓越非凡,成为领域内的大师。

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万小时定律”是出自一本叫《异类》的书,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各个领域内经过一万小时锤炼成为高手的案例,用以佐证观点。但事实,这个理论并非这本书的作者首创,追根溯源应该是出自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1993年发表的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因为彼时一万小时定律人尽皆知,被很多人极端的将成为高手的门槛与一个确定的时间挂钩。为了澄清人们的误解创业理论与实务,埃里克森在2006年专门写了一本叫《刻意练习》的书,书中专门强调了成为大师并不与一个确定的时间有必然联系,而是与你对目标的认知与练习的方式有关。

如果你没有接触到出自作者的第一手信息,只是知道这个定律,很可能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产生误读,甚至错误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结果必然不会达到所期目标。

2、忽略了知识的适用边界

我们所接触到的知识一般都是有适用边界的,不考虑知识的适用范围很多时候会让我们陷入迷茫和矛盾。比如,在学生时代的应试教育中,我们会经常讲”木桶理论”,即克服弱势学科的成绩来提升总体成绩;而在职场中,我们又要讲”长板理论”,即发挥个人优势才能体现价值。看似对立矛盾的观点,其实是适用的场景和边界不同而已。

很多的”干货文”恰恰忽略了知识的适用边界。

我之前看到过关于《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的干货文,无不例外的都是对于书中拆书方法的精华提炼,告诉你怎样用于实践。很多人盲目的跟着总结的方法去练习,却发现并不是总有效果。原因就在于赵周老师这种拆书的读书方法,主要是针对致用实务类书籍,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强调把书中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应用之术,对于偏文学性的作品可能就不太适用。

当你对一本书进行整体阅读时,你会进入到作者编织的意境中去,对于书中的观点与方法论有整体的把握,对于其适用范围也会有基本的判断,才不致于产生片面的认知。

3、剥夺了你自我思考的权利

“干货式的学习”存在一个误区:获取到书中凝练的核心价值和精华部分就是学习。

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就是对照信息加工出上下文,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而从一本书中摘出干货,其实就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是去掉上下文把知识降解为信息。如果是自己做这事,多少有助于记忆,但若把别人九蒸九晒过后的”干货”还当宝贝收藏,痴迷于”干货式学习”,那就是误入歧途了。

我们很多人读书学习无非是想自我提升,解决自己当前的一些问题。而一般书中的”干货”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感悟思考和自我认知得出的知识的升华凝结,虽然看起来对人生成长有所裨益,却未必适合你。清楚你问题的只有你自己,有时候能给你收获,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可能正是书中别人忽略的非精华部分带给你的思考启发。

我们依赖所谓”干货”,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我们不愿意下功夫的残酷现实,将思考这一本来必不可少的过程交过别人,是太想从别人现成的经验里找到快速成功的功利心态。

经验加上反思,才是最重要的知识。未经历过你自己大脑分析、思考、整合的知识,必定不会长久,最终也不会属于你。

那么,要打破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