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样评价国际牛人傅盛:我见过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真正有决心和毅力的,真正有创业精神的,只有傅盛一个。
对于牛人傅盛,雷军有这样一句评价:我见过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真正有决心和毅力的,真正有创业精神的,只有傅盛一个。
从不知名的二本院校毕业,傅盛做过北漂,拿着仅有的十来万开始创业,在3年内把猎豹做到纽交所上市。2016年猎豹销售额45.647亿人民币。
现在的傅盛有两个身份:紫牛创业营投资人傅盛和猎豹CEO傅盛。
他总能分享自己对于时代最前沿的思考,思想深邃,文采犀利,一语中的。这都源于傅盛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快的成长,如何从人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下文是笔者总结的傅盛语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毕竟,张泉灵前几天的那篇“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1,Think big ,think different
我们这么勤奋,为什么美国人跑着步,开着游艇,还做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创新?我发现,原因在于思维的差异。美国人强调think big,think different,而我们过去的教育模式却在信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显然,这套思维,过时了。
我们必须学会敢于为自己树立更大的梦想,培养与众不同的思维。我们不能仅凭自己当下处境和所掌控的资源去预判和思考人生,并悲剧性地受限于此。在这个时代,勤奋只是我们众多基石当中最基础普遍的点,更重要的品质在于——开放心态。
因为,外界环境不变化时,持续积累是优势;外界环境快速变化,过往积累就变成阻碍。
2,开始创业很像你决定当一个科学研究员
创业就是你探索这件事的载体。开始创业很像你决定当一个科学研究员:你不需要去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你不确定哪些问题可以解决;但是你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实际上是跟一个经济方面的科学研究员类似,大多数人发现不了什么伟大的东西,而有些人就发现了相对论。
1、CEO的核心是树立一个简单可行的目标。树立一个越简单越聚焦的目标,越好。尽管这个目标,可能在过程中,不断变化。阿里巴巴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我觉得,他的封闭式问题是什么时候销售能够超过沃尔玛。以及怎么超过沃尔玛,用怎样的方式超过沃尔玛。
有一个词叫迎刃而解。我一直在思考刃在哪里?当猎豹想清楚要做国际化移动版免费安全软件时,变成全球超过6亿月度活跃用户时,变成全球TOP级别广告平台时,这个问题比“做最好的自己”、“全力以赴”要简单得多。
今天,我开始慢慢体会到创业精神的本质是,那种你想清楚一个问题,执行就开始变得简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强烈依赖于强大的执行的状态。
创业过程中,开放式变成封闭式问题的转换能力,是我们真正最需要的能力的核心。
2、目标足够简单,你就开始聚焦。无论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你想出三个目标,就如同有一个人跟我说,这件事要做三步,我就想为什么不是一件事。对方总会说,不行,环环相扣的。如果环环相扣,是不是思维逻辑出问题了?
没有找到简单的点,才会让我们失去聚焦。当你要做一件事,能够把这件事需要的所有组件,就地调过来,去掉所有头衔,在一个组里,几个月时间,冲出一款软件,一出来口碑就极好。如果没有把聚焦点坚持下去,看上去处处开花,其实没有一个点是核心命脉。
3,创业公司唯一重要的事情是增长
创业公司是一个被定义成能够飞速增长的公司。“刚刚被创建出来”并不能让一家公司成为“创业公司”,和互联网/科技沾边也不是“创业公司”的定义,获得风险投资也不是,这些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都不是至关重要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长,其他我们为“创业公司”附加的各种概念都是来自于增长这件事的。
如果你想创业的话,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创业是非常艰难的,你不能指望着站在一边什么也不做就能成功。你必须意识到公司增长才是你最应该追求的东西,你的公司一旦获得了增长,其他事情都会随之而来了。这意味着你可以把「公司的增长」这一指标当做指南针——来做几乎一切决策。
4,优秀的战略是在开战之前,就有七分胜算
战略制定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执行。我一直认为,带领普通部队也能打胜仗的才是名将。优秀的战略是在开战之前,就有七分胜算。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好战略?我总结了一个战略三部曲。
先说战略第一步:预测。
预测就是找到大风口,做快乐的猪。过去,我们只是苦哈哈干活,相信书山有路勤为径,一去美国才发现,美国人工作那么悠闲,世界很多发明却都是他们干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体系没有预测这一点。
怎么做预测,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点是穿过未来看现在。我们需要站到一个更大的高度回看现在,用预测在大方向上的清晰,去极大地缓解你在执行方面的依赖。
第二点是不断仰视,空杯学习,相信现象即规律。不要看到别人强了,就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那个也没什么了不起。要思考,滴滴为什么成长那么快,O2O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热,自己可以找到怎样的机会?
第三点是侦察兵模式,不断试错,用资源换机会。早期创业者唯一核心的资源就是时间,就是不断试错,不断获取经验值。当公司到一定规模,再派一些侦察兵,做一些方向性的小组化尝试。Clean Master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四人小团队发现的。
预测的目标,是创造新市场,不要在过去的市场纠缠。如果现在让我重新走一次,两年前就不做PC了,直接杀入移动。我相信两年后的猎豹,移动会更强。
而在新的市场,你要边缘切入,追求垂直市场的第一,甚至垄断。不要去找竞争对手最核心的点打,这样最后会死得很惨。而只有“第一”才会被人记住。变成“第一”后,就可以从“第一”的位置往下切。
切,不是排山倒海进入。这样是进不去的。或者没有那样的资源。要先找破局点。
战略第二步:破局点。
你要思考,与大公司区别何在,破局点在哪。如果没有突进的点,跟其他所有平庸的公司没区别。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腾讯3000多万的支付用户,与阿里巴巴一样的机会,持续投入多少年,多大的投入都打不动。后来出来一个微信红包,现在跟阿里的日均用户差不多了。春节当晚的峰值,几乎超过了阿里双11。当时马云写内部邮件说珍珠港偷袭,我认为不是珍珠港偷袭,而是八旗兵入关。即使坐拥百万雄兵,也抵不过一个尖锥一样的破局点,来回反复的冲击。
这就是破局点的作用。
这个破局点有多重要呢?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个点就是生死存亡之点。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点,你就不可能切进去。
此外,破局点一定要配合大方向,配合整个大预测。因为这是一个单品带体系的时代。
苹果手机就是这样的破局点。通过手机这个点切下去,整个行业都被改造了。破局点的寻找,本质上是产品形态的需求。在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上,找到用户为王的那个点,可以把整个行业都掀掉。
找到这个破局点以后,不要有任何犹豫,一定要All in。
战略第三步:All in。
任何时候,资源永远稀缺,尤其是精力。一旦确认这个机会点,不要有任何犹豫。把所有资源投入到破局点上。想尽所有办法,努力到无能为力。
当时我们做Clean Master,投入了上百个工程师。有投资者问:我们的壁垒在哪里?我就说,这个星球很难找到一个200人的工程师团队,只做一个系统清理的APP。所有高管团队全部聚焦在Clean Master这条线。在APP的每个点上的投入,都比竞争对手强5到10倍。
除此之外,Clean Master在Google Play 上的用户评价,每一个我们都有专人回复。无论用户用阿拉伯、日语或英语,都有相应语言回复。回复以后就会变成意见,立刻改善产品。
后来我们加速商业化。资源的投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每天都开例会,在各种产品细节中寻找破局点。三个月内,收购了一家移动广告公司。买下他们所有的广告平台,全力以赴投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要把它想象成一辆高速列车。你的本质是做一个最快的火车头。当火车跑得足够快时,就可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的车厢。当业务不断向上长时,又会出现各种纠结痛苦,但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火车头做得足够多,不断淘汰坏的车厢。
战略就是制造最好的火车头、淘汰坏车厢。
5,所有的牛人都有极强的目标感
我近距离接触过很多大牛,他们风格迥异,各有不同。有的人特别聪明,比如周鸿祎,思维运转极快;有的人跟你连续开会到凌晨还思维高速运转,比如雷军;还有的人说起来话来,总觉得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比如马化腾;而李彦宏,基本上就不怎么说话。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点,其中特别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目标感。
这些人都是目标感极强的人。
我们老是嘲笑美国人数学基本功那么差,但为什么最好的数学家诞生在美国呢?因为,他们没把技能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兴趣和目标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常说,全民基础数学能力,中国人比美国人强。但我们忽略了,我们实行的是强化教育,而在美国,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中学就有可能接受比本科还要深得多的数学教育。如果这是他的目标。
我们双方整个教育体系相差很大,核心就在于他们特别重视培养寻找目标的能力。我们经常说,扎克伯格大学辍学了,比尔盖茨大学辍学了,乔布斯大学也辍学了,好像只有辍学的人才能创业成功。但你不知道的是,人家在中学接受的教育,可能很多层面上已经超越我们的本科教育了。
我想表达的是,今天我们接受的教育,本质都是技能教育,都是在封闭领域中完成一道题的解答的能力。但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里,去找到自己的目标,才是真正能让你受益一生的能力。
6,认识事物的4阶段规律,你达到了第几阶段?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