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矩阵是什么
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前,有人在订阅号的留言里问我,如何建立媒体矩阵,我当时实在是没反应过来,后来想想,话题太大说不了,那么我们就来说说社会化媒体矩阵:
在多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建立自己的阵地,从而建立起立体化的触点,能够在随时随地触达到目标用户。
也就是说,张记杂货铺现在是在微信订阅号上,实际上微博上也可以养个号,实际上知乎专栏上也可以设个号,还可以去搞QQ群、微信群、陌陌群,等一堆的内容传播阵地,如果有能力,不妨在搞个播客,弄个公开课之类的。
好吧,我很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它极有可能源于下面这样一个用户时间模型:
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是,如果用户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够被触达,那么他就会对内容有足够的关注,并可能产生粘性与转化。
事实上,这仅仅是理想状态。
社会化媒体矩阵的前提
我之前在知乎上尝试引流,于是把一些订阅号的内容,放到了知乎专栏里,然后附上一个二维码。结果,有人评论里问我:「如果订阅号的内容也会放到专栏里,为什么我不在知乎看你的专栏,而要去你的订阅号呢?」
我告诉他的是:「的确,有些内容两边会同步,但更多时候,两边并不会同步。」订阅号我会1日1更品牌管理公开课,专栏能做到10天半个月一更就不错了,这是差异点。
所以,首先请注意,社会化媒体矩阵的前提是,相互之间要有差异;
另一个更大的前提呢?
质量。
不管你怎么玩社会化媒体矩阵,最核心的内容质量问题始终是第一位。
如果你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并让矩阵差异化运作,那么就没有搞社会化媒体矩阵的必要了。
什么内容适合社会化媒体矩阵
首先,我不认为所有内容都适合社会化媒体矩阵。
我认为适合社会化媒体矩阵的可能是具有收益性质可转化的内容。
什么意思?
什么值得买这种导购平台,适合社会化媒体矩阵,App上放导购文章,微信/微博上做新品发布、聚焦热点,然后Web神马的再导流去做购买啊啥的。
小米,每个产品都有微博,雷军有微博、工作人员也有微博,品牌有微博,这就是小米微博媒体矩阵,如果再算上各大网络媒体上的发稿、问答,那么这个矩阵的阵列就更大。
当然,上面仅仅是举个例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刚才已经说了,首先,你必须要保证内容是高质量的,然后要考虑不同媒体渠道的差异化。
如果仅仅是内容呈现,在不同的平台是不容易切实做到差异化的,可能更多的是在重复展现。
但是,如果你做内容的目的,是可以促进转化与购买的,那么社会化媒体矩阵就很有意思了。
善用群组但不滥用群组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
莫名其妙被拉入一个群组,这个群组可能是QQ群,也可能是微信群。
一般人的反应是:
这是哪里?干什么的?为什么我会被拉进来?
这时,很多人就会直接退群,最多是等到群主先说一句,或者群主还没开口,但群名称觉得怪怪的,就一定有人开始询问,或者退出了。
所以,如果你决定拉一个群,你最好先找到几个核心人物作为种子,在其他人进来之前,先搞定这些人,让他们愿意在群里待着,无论是充当吉祥物也好,还是真的能够活跃群组也好,首先要搞定他们。
然后,你需要衡量微信群和QQ群的优劣。
微信群现在非常偏向熟人,同时微信群非常不便于管理。
QQ群便于管理,但QQ群的活跃度是个极大的问题。
群组的差异会导致运营的不同结果,事实上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是根本无需去拉群组的。
群组一旦组织,群主就要负责。
同时群组会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因此,请慎重考虑建立群组。
应当水到渠成,不该刻意为之
隔壁老王运营了一个心灵鸡汤为主要内容的微博,他的读者是一批喜欢读励志文的小青年。因此他必须保证这些读者,能够喝到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鸡汤,为了这碗鸡汤,老王可能要做下面的动作保证质量:
1)好好的熬汤。
不管是自己写,还是摘录别人的文章,首先要将好的内容输出到自己的微博上;
2)提供漂亮的碗。
他要注意排版,要让喝汤的人喝的赏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