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营销(Social Media Marketing)这个词大概在10年前开始流行,一切始于2004年博客的开始。之后的facebook、推特、微博、微信、YouTube,都是社会化营销越来越变成主流营销形式的催化剂。不过,就算到今天,大部分有运营维护社会化帐号的品牌,还是不太懂“怎样做”。我认为社会化营销人主要有“7宗罪”:
当话唠:很多微博微信的小编,每天就在策划所谓的文案,想要发什么文字,不断在有限的字数里经营。其实,创意人都知道,文字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图片。一张图片能够表达好的话,绝对胜过千言万语。看看这些图可口可乐的品牌策略,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把品牌当成是营销的重心:这是传统广告的思维。社会化营销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品牌懂得以他们的消费者为重心。品牌要做的不是发言,而是刺激或者鼓励消费者发言。互联网世界,消费者(尤其是90后)已经把广告信息当成是废话了,他们要的是他们认为有兴趣的信息,他们要自己创作和传播品牌信息。
我的朋友Wilson在shareacoke网站内,自制了一个有4个家人名字的dancing bottles短片,然后分享到facebook。也自然帮助品牌推广了。
没有想清楚就发布内容:品牌发错内容或者是蹭新闻热点来提高品牌关注度,都是最容易引起负面情绪的。比如说,品牌就不应该因为某名人去世,然后就借事件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侮辱逝者,更是缺德的行为,很多人都会因而杯葛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策略,造成更大的危机。在外国,服装品牌GAP试过在飓风制造成灾难之后,叫人不要外出,留在家里上网购物,受到公众批评。
以为所有社交平台都是一样的:这是低级错误,哪个是开放平台,哪个是封闭平台,不同的平台的受众不一样,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偏偏很多老板就以为把同一个内容放到所有平台就可以了。
不跟粉丝互动:不理会粉丝的投诉、批评和查询,都是大罪。其实粉丝愿意跟品牌沟通,是品牌的最大收获,可以改善产品、服务等营销策略,也可以把粉丝变成了顾客,甚至是营销影响者(influencers)。害怕负面,是老式公关人的做法,最希望的就是把“评论”都删掉。这种鸵鸟政策在互联网时代是完全行不通的。难道看不到,就是没有吗?危机,可以因为品牌不理小小得到投诉,而扩大到不可收拾。
品牌站在高位俯视群众:品牌不再神话了,其实每一个品牌都应该人性化,懂得怎样建设一个社会化个性,用什么的语言跟消费者对话。没有消费者喜欢品牌是机器人的,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血有肉。
自以为自己的社会化营销策略已经很好了:对不起,品牌有很多粉丝吗?文案有很多转发吗?这些都是营销成功的假象而已。第一,很多品牌为了面子都会“买粉”“买转发”;可口可乐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