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秋窗风雨夕》中写道:“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绵绵秋雨,绵绵相思。
尘世间的一切,在淅淅沥沥的秋雨里,泛起了无限的涟漪。
一场秋雨一场凉。四首秋雨古诗,四种别样情怀,值得一读。

秋雨中的绵绵相思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雨本无情,却化作了引发人们怅然和思念的媒介。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这是晏几道旧地重游,怀念情人的怅惘之情。
“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这是元稹在船上住宿,听到寒冷的夜里那雨敲打竹篷,充满了忧愁、孤独之情。
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用秋雨传递他对妻子满满的相思。
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巴山夜雨密密麻麻地下,交通中断,无法确定。
这怎一个愁字了得。何时能够和你共剪西窗烛,和你讲讲此时我在巴山独听夜雨、独剪残烛、独自想你的情景呢?
而此刻,淅淅沥沥下在心头的秋雨,只能让自己更加苦苦相思。
李商隐一生宦海沉浮,能有一知己为他守一个家,守着一盏灯,守着一份温暖,守着一份爱情,足矣!
杨雨老师说:“世界上有许多种感情,但知音永远只有一人,那就是那位愿意和你西窗剪烛,共话巴山夜雨的知心爱人。”

秋雨中的凄凉悲痛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整首词的基调是低沉的。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宋词词人蒋捷的一首《一剪梅》中的一句话:“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曾经如此幸福的女词人,此刻却凄凉悲痛欲绝。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的豆蔻年华,岁月青葱,足够任意虚度;“赌书消得泼茶香”那种温情脉脉也不再出现,晚年,独自守窗,面对细雨绵绵中的梧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尽管命运给了她一杯苦茶,可她一生都没有怯弱,晚年时期,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了赵明诚未了之愿。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是她展现给我们最好的状态,如此有趣,如此优雅从容,实在不一般。
作家梁衡这样评价李清照:“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情超脱于女人,义超脱于平民,是“乱世中的美神”。

秋雨中的酣然睡美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红楼梦这爱情的诗词,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孟子言“穷则独善其身红楼梦这爱情的诗词,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人生哲学也影响到了白居易。
这种进退自得,源于诗人时刻能保持一种知足的心态。
白居易曾说:“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风雪中作》)
心若知足,身自安止,可见一个人的知足之心决定了其身之自由自在的状态。
虽然白居易不像李白那么豪迈,总觉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像杜甫那么伟大,总想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但他也是一名为百姓着想的好官,新乐府运动失败后,诗人想用诗改变社会,但毕竟力量有限,进而他只能独善其身,过起了自己的悠闲自在的日子。
《秋雨夜眠》大约写于大和六年(832)秋。这是一首反映作者晚年追求闲散安逸、不关心政事的诗。
清冷秋夜,一位安闲老翁,香添被笼,欣然而卧,回顾昨晚清冷秋雨下的酣然睡美,如此安适,如此闲淡。
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里面写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秋雨中的残荷思念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描写了雨后骆氏亭外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