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广联盟

Hi, 请登录

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伤感心碎的美文)

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的笔下流淌着无尽的愁绪悲情。他们以赤子之心的情怀,把一种悲天悯人的愁绪交给文字,以诗词的形式加以宣泄,让一怀愁绪追随着流淌的诗情,化作美丽的心灵彩虹,让读到这些文字的人们内心不由自主地涌起一怀美丽的愁绪。为此,有人把中国诗歌称之为美化忧愁的文字。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感情的彩虹,是思想的火花,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粹的精神家园。优秀的诗歌,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层面中永恒的美丽与尊严,体现着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断摒弃假恶丑的高尚情怀和执着信念。中国古典诗词用最简约的文字,借助汉字无比丰富的语言信息,把蕴积在中国文人心中无尽的愁绪水银泻地般呈现给人们,让人们在无尽的回味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在这诸多优秀的诗歌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便是最能体现这一思想情怀的一首。

一生留给后人两首诗的张若虚,仅凭《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便“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将《春江花月夜》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用春、江、花、月、夜五种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共同勾画出了人世间最美好的良辰美景,并以此将人们带入了一种奇妙无比的瑰丽艺术意境之中,让人们在曼妙无比的美丽意境中,去自由驰骋个人的艺术想象。

春日的长江,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无边浩渺的的江面上,月随潮涌,波光浩荡。江水在明月的朗照下,曲曲弯弯流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月光倾泻在花草树木之上碧波荡漾散文,像撒了一层淡淡的白霜。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间,诗人不由自主地生发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一个十分严肃的生命话题,进而发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慨。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延续则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使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人生的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生命理想的追求与热爱。这种“哀而不伤”的诗歌基调带给读者的情绪便是一种“美丽的忧伤”和“幸福的惆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锋一转,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来人似的。月光下,大江东去,随着滚滚江水的流动,诗篇顿起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美景的呈现转到了人生现实图景的描述中来,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而产生的离愁别恨。诗人先后写了在春江花月夜这良晨美景之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思妇对离人的怀念,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亮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亮拟人化,“徘徊”二字,使用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把柔情似水的月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的“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忧愁和迷茫。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心上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鱼儿游动,只激起阵阵波纹,游也无用。一种无法排解的相思之苦,就这样在这美好的夜晚,默默地撩拨着相思之人感情的琴弦,让身处两地的有情人承受着相思带来的感情折磨。

最后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写了游子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都想回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却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的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在异乡漂泊的凄苦和落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遮隐了落月碧波荡漾散文,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那么的遥远。“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束句的摇情是不绝如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