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金字塔
专注是成就产品的第一要务巧借认知关联为产品定位产品进化遵循9大规则分布式:同类产品或同一品牌,其中一个模块或功能有着独特能力。自下而上的控制:协同工作中,基于自身规则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控制。递增收益:每当你拥有一个新的构想,学会一门语言,精通一项技能,你都会强化它、巩固它,并增加其被利用的可能。俗称滚雪球,成功孕育成功。模块化生长:创造有效的复杂系统的唯一途径就是从一个简单有效的系统开始。先解决用户核心问题,再根据用户使用让系统进行多维度进化。边界最大化:不断从核心出发,逐步涉猎多种行业生态,不断扩张边界。鼓励犯错误:鼓励系统多元化,但是对于错误要及时修复和限制。不求最优秀,追求多目标:提供一个培养多样化的空间,让生态自由选择。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最合适的。微信基于沟通,沟通最重要的是送达率,微信在通过服务的多样化解决了这个问题。谋求持续的不均衡状态:持久不变和无情的变化都无益于创造。变自生变就是进化。生态有适应性,所以会遭到周边的影响,无论是正确或是错误都是多样的,经过了灾难、困境的影响,最终留下来的应该是抵抗力的基因。战略是决定产品成败的最关键要素
设计页面时,不要低估“战略”重要性;花时间研究“用户需求”可能会费力不讨好,但不要就则会更容易让你“在错误的方向上一路狂奔”;“用户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战略”需要适时更新。三部轻松作出靠谱需求分析
产品销量最好的产品是什么?什么级别于销售方案对我们的用户更有吸引力。看用户类型占比,以及用户的偏好行,以便针对不同的用户制定针对性的营销计划。找到答案后,再一次对答案进行梳理,可以看到需求主要分类两个方面。总结销量,看活动成效;对未来进行营销方案提供数据支撑,细分用户,关注细分用户群体对哪些产品更有兴趣,更喜欢什么样的促销方案。按照小时/日/月查看销量,从关注数据的变动来考虑,则数据的展示方式不直接用表格,而选用折线图。需要满足对数据更细纬度的交叉查询具体化不确切选项透过用户行为挖掘本质需求的方法用户跟踪调研:产品经理实地真实场景大量参与、观察、需求收集;线上检测分析数据,试出相对正确的方案深度访谈样本用户适时场景的线上还原产品经理的沉浸式场景假设如何确保你设计的就是用户需求搭建原型上线运营收集反馈调整产品成长壮大保持需求文档间断的3个步骤分析需求:开发需要实现哪些操作。填写躯干:写出操作流程。增加枝叶:展示具体内容。一定要及时把变更的需求写入需求文档中,不要拖到下次再写。用高亮的颜色标出变更的细节,如需要显示的字段内容。对于做了删改的需求要标明原因以及时间。产品原型4步思维法思考:品牌
观察:
解析
动手画设计贴近用户原始需求的5个用户体验要素战略层:确定产品的范围,表明产品的战略目标,以及你所想通过这个产品所达到的目的;主要关注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范围层:包含产品的各种特性和功能,任何一个功能是否该包含在这个产品当中,是范围层要决定的;主要关注功能组合和内容需求。结构层: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在用户操作之后能去什么地方;主要关注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框架层:在表现层之下,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使文字、图片、表格等元素达到最大的效果和效率;主要关注信息设计和界面设计。表现层:用户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界面,一般由文字、图片、Flash等元素组成,可能这些文字、图片是可以点击并执行某种功能的;主要关注视觉设计。
打造超预期的体验,“WOW”你的用户情感关怀:在合适的地方将自己对用户的情感融入产品,通过用心和巧妙的设计(如恰到好处的提醒)等,让他们感受到面前是一款有趣且富有情感的产品,而非冷冰冰的产品。创新交互:独特、有趣、创新的交互效果品牌定位度,往往让用户爱不释手,比如path的诸多交互就令人拍案叫绝。用户参与:这个时代消费者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得到任何,如果你的产品能和他们互动,认可他们的价值,甚至给他们每个人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那将让他们获得极大满足。如果仔细留心下微信,就会发现4.0朋友圈发布时的引导界面中包含了每个用户的头像,所以每个用户的引导界面都是唯一的!好玩有趣:嗯,这个世界有太多无趣的产品,你可以让文案“萌一点”,或者带点撒娇的口气,你可以让互动好玩一点,甚至带着点悬念,就像看电影一样,不要总担心这样会不像个严肃的App,给你的用户带来“小确幸”,这就够了。在产品设计中如何把握用户的“懒”懒得学习:完全处于放松状态的用户,对于学习这件事完全没有主观能动性懒得操作:帮助用户减少操作步骤懒得思考: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内容5招让你的产品做到“别让用户思考”将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建立清晰的页面视觉层次。尽量利用习惯用法。明显标示可以点击的地方。最大限度降低干扰。贴近用户生活的设计之道用心理学方法设计触动人心的产品社会认同:大部分人都害怕变得”独特“互联网中的社会认同感,比如电商平台中的评价、评分商家信誉,这些方面都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购买欲。谁绑架了你的注意力,在日常中我们时常会被手机的“叮”一声中断我们的工作任务,我们手指不自觉地就拿起手机进入“玩手机模式”那么,是谁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是声音?消息?其实声音只是一种提示,再优美的声音也不会令你打开应用,实际上引起你注意的是“你”。我们潜意识中更关注对自己有关信息的好奇心,所以想去了解。那当微信、微博有人@你的时候,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力。
害怕失去:挖掘人们潜意识最害怕失去的东西
产品设计的原则:简单简化产品的3个原则合理删除,少就是多:主流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